冬天最重要的是融资,这是不争的共识。
文薇·曹卫宇
近半年后,人民币配资市场传来破局的消息。
5月10日,华兴资本旗下华兴新经济基金宣布完成4只人民币基金的首次封闭,规模为30亿元。
与前几年相比,2022年的投资市场正在经历巨大的变数。宏观环境不确定,中国股市接连重挫,疫情不断重演,投资主题酝酿系统性变化.....冬季是否已经到来,会持续多久,目前还没有定论,但冬季最重要的是筹集资金,这是毋庸置疑的共识。
弹药充足,意味着可以支撑到下一个周期的开始,意味着即使遇到系统性风险,也可以相对从容地以时间换空间。
因此,不难想象,人民币筹资正前所未有地“滚滚而来”。几乎所有的人民币和美元机构都对人民币的布局和“扩大规模”的必要性达成了一致共识。
双重因素叠加,人民币筹资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在过去的6个月里,几乎没有任何官方宣布要筹集大量人民币资金。此外,讨论谁筹集了多少资金,筹集得多快已经过时。关键在于谁能在逆境中率先打开局面。
在此背景下,华兴今天宣布了数十亿元的第一级融资,大约相当于年内人民币市场的第一级。
另外,在我看来,华兴资本的融资策略是对的,也是包凡的经验在发挥作用。所谓的对,尤其是他踩得准的时候。想想去年,华兴四期美元基金在10月初宣布首次清仓的时候——也是美元市场沉寂许久之后的一次休整。根据双币募资数据,华兴在过去半年内已先后完成储备8亿美元和30亿人民币。
稳步前进,稳步前进。
说说这个基金吧。
首先是规模。本期首只人民币基金30亿,考虑到大环境,可圈可点。参考前三期的资金量:第一期10亿元,第二期52亿元,第三期(2017年)65亿元,叠加目前投资规模的背景,这一期总规模在70亿左右,第一关30亿基本完成一半。
算上这一笔,华兴资本的管理规模已经超过700亿元。从规模来看,华星的国内机构已经处于适当的水平。
投资机构有一个“三期基金”理论,即一个投资机构的真实业绩只有在第三期甚至第四期基金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常春藤商业杂志》的作者曾经研究过美国6000多只基金,发现2/3的机构,第一只基金是他们最后一只基金,只有10%的机构发行过4只以上的基金。
华兴的投资业务从2013年开始,做了将近10年。现在人民币和美元都进入了第四只基金,这至少说明以投行起家的华兴资本在投资业务上站稳了脚跟。华兴2021年财报显示,华兴基金平均投资回报率约为3.6倍。
其次,目前的LP阵容包括政府引导基金、母基金、金融机构、家族办公室、华星生态圈的企业/创业者。目测LP还是比较健康的,但如果要再扩大规模,保险资金LP等大型机构是有潜力的类型。其他信息尚未透露,如旧LP的再投资比例和具体名称。
华兴USD第四期最新规模已达8亿美元。但是,我的担心在于这只美元基金的LP构成。按照第四期第一期的口径,LP主要是欧洲、新加坡、日本、美国的知名LP。考虑到最近“北美LP大撤退”的情况,华兴的美元LP稳定系数应该不错。
其次,投资方向不变,明确智能制造、数字健康、科技、企业服务、新消费五个轨道。在给LP的信中,包凡强调了自己对智能经济主题的看好。“未来十年将出现一波创新机会,即智能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华兴可以算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赢家,但显然开辟了新的身份。最近,华星重点介绍的代表性案例主要是“更具技术含量”的案例,如华大制造、蜂巢能源、李、生物、和纳微半导体。
“老枪”的定力
说到华兴,恐怕最根深蒂固的标签还是“新经济第一投行”。其投资业务始于2013年。一开始也没逃出“法随后一口汤”的路子,也就是少量的融资项目,附带一些服务。
其实FA做投资并不奇怪。市场上几乎所有的FA都在零星地进行投资。而华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完全脱离了“法做投资”的表象,逐渐形成了一套放眼整个市场的鲜明风格。这是足总进行投资的另一种可能性。
在我看来,这种“独特”要追溯到包凡。
从业30多年的包凡,玩家视角最全面,包括投行、投资、券商,买方和卖方视角都有。不同的视角可以获得不同维度的信息,投资就是信息差。华兴的业务也形成了一个闭环:除了投资业务,投行业务全国第一,融资和MA匹配技能扎实,人际信息广泛。除此之外,华兴集齐了香港、美国、新加坡、内地所有券商牌照,还可以做IPO承销、定增、私有化。
那么,包凡是如何使用这些武器的呢?
翻阅华兴材料,一组数字引起了我的注意。2021年,华星退出24个项目,基金主动退出86亿元,其中14个是IPO退出。现在人们不喜欢谈论IPO的数量,但14家已经很多了。重点是剩下的10个非IPO退出,包括并购、一级和二级交易等。这就是华星在“退出”环节的灵活性。
这年头,圈内流行一句话,“是徒弟会投,是师傅会退”。在目前海外IPO受阻,一二级市场估值普遍倒挂的情况下,如何清退基金项目是一个更重要的命题。最近听说一些机构开始设立负责投资后退出的人员,一些一线fa也在加大MA团队的建设。相比之下,华兴的券商和投行工具在“退出”上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华兴的独特之处,一方面在于包凡做了什么,另一方面在于他没做什么。
先看看做了什么。两个关键词:规模和重点。2019年开始,包凡all in投入商业,华星的打法逐渐清晰。第一,是“上规模”。华兴投资的定位是PE而不是VC。2017年和2018年,华兴先后完成了创纪录的三期6.01亿美元和三期65亿人民币。再加上今天的四期美元和人民币,资金量相对匹配。玩法上,包凡坚持少量重仓,以成长+成熟为主。
目前华星的拍摄节奏是一年10次左右,单笔金额在2-3亿元左右。
包凡不做的好像更多。
首先,不要做早。投行投资毕竟还是跨线的,隔行如隔山。即便如此,包凡也没有选择“小步快跑”找感觉,也没有假装用VC来丰富华兴的投资层次和融资故事——业内有些机构就是这么做的——他坚持一年只做10个大案。
再一个,不要凑热闹,在“明星计划”中露面少,大概是主动选择。之前听说有个雇主想投资一个热门项目,但是进不去。最后我让包凡牵线,才投资进去的。但纵观华兴这几年的投资组合,几乎没有雇主买的“大众炸鸡”。
讲真,虽然投资方式饱受诟病,但这个团购案例也有明显的优势:执行效率高,鼓舞士气,品牌加码,相对稳定的回报下限,融资时给LP讲了一个美丽的故事。
但我也能理解包凡的“无为”。我称之为“老枪的决心”——不讨好任何人,大算账,用结果说话。
真的很期待“投资人包凡”的下一份成绩单。
关键词:
今日两市个股涨多跌少,共有3643只个股上涨,165只个股涨停。全日成交仅6714亿元...
2022-05-10 12:59
天药业分红28多亿,净利润还不够三年。钱都去哪了?本次申请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23.9...
2022-05-10 12:58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关于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完善综合立体交通...
2022-05-10 12:55
七国集团5月8日宣布,其成员承诺逐步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包括逐步减少或禁止进口俄罗...
2022-05-10 12:54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关于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2022年,疫情...
2022-05-10 12:54
徐章本次拍卖的绝大部分是林赛汽车工业用地,面积超过63万平方米。主要位于如皋市城北街道...
2022-05-10 12:54
今天,StrategyAnalytics发布报告预测,无线通信已经摆脱了半导体短缺的最...
2022-05-10 12:44
2022-05-12 09:17
2022-05-12 09:16
2022-05-12 09:16
2022-05-12 09:15
2022-05-12 01:17
2022-05-11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