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 >

打造山水林田草生命共同体让三江源扛稳“野生动物乐园”大旗

来源:中国投资观察网 时间:2022-05-10 11:37   阅读量:16901   

构建山水林田草的生命共同体,让三江源高举“野生动物天堂”的旗帜

构建山水林田草的生命共同体,让三江源高举“野生动物天堂”的旗帜

上世纪80年代,整个青藏高原只有7万只左右的藏羚羊。现在,据初步估计,青藏高原大约有30万只藏羚羊,其增长速度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国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三江成效显著的最好体现。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鑫全

本次考察是由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科技厅、青海省水利厅、青海极地生态环境有限公司联合对三江源地区的可可西里、长江源区的当曲、卜曲、曲丹、脱脱等地进行的综合科学考察。科考队员对平均海拔4500米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区的河流、湖泊、水环境、水生生态和野生动物进行了采集和采样,考察了长江源区的冰川、冰盘、冰塔和森林。

此前,随着野生动物保护的加强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三江源无人区的野生动物数量成倍增长,这让很多业内人士担心可可西里会不堪重负。4月26日,赵鑫全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根据本次科考的情况,虽然野生动物数量比20年前增加了2至3倍,但野生动物数量仍在草原合理承载范围内。中国三江源的生态保护是成功的,卓有成效的。

青藏高原冰川退缩,长江源头生态敏感脆弱。

探险的第一站是参观长江源头的第一冰川。赵鑫全介绍,格拉丹东雪山,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唐古拉山脉,是海拔6621米的21座雪山群,是唐古拉山脉的主峰。格拉丹东雪山周围有69个现代冰川。最著名和最大的是脱脱源头的江古迪如冰川,它也被认为是长江的源头。

科考队发现,全球气候的逐渐变暖使得这座冰川的表层发生了液态变化。“这是一个冰雪的世界,长江的源头,野生动物的天堂,牧民的家园。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对这一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管理好冰川上的草原,使其上的野生动物数量处于合理范围内,事关全局。”

科考队的张勇研究员说,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几乎所有的冰川都在退缩。通过遥感观测发现,从物质平衡的角度来看,长江源头的冰川补给在增加,但冰川退缩也在增加。但是,冰川的不断退缩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短时间内,河流径流量会增加,随着退缩的加剧,河流径流量最终会减少甚至停止,造成土地沙化。

“这里是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所以我们有责任保护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认识冰川,调查冰川变化,是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步。”赵鑫全说。

可可西里整体变绿,野生动物成倍增加。

当考察队到达赵鑫全团队两年前在可可西里建立的长期监测样地时,发现围栏内外的植被覆盖度、物种组成和地上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这也说明有蹄类的放牧在合理的载畜范围内。遥感数据也证实,在变暖变湿和野生动物数量增加的背景下,可可西里正在整体变绿。

神秘的可可西里是一个独特的孤立生态系统,它的演变揭示了青藏高原的生境。在从脱脱河返回格尔木的途中,生物考察队和往年一样,采集了动物粪便等生物样品,并测量了不同草地类型的地上生物量。有蹄类动物随处可见,科考队员表示,这里的野生动物越来越“野”了。

赵鑫全介绍,大约一百年前,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数量为100万只。20世纪80年代,藏羚羊的数量下降到最低点。可可西里及周边地区藏羚羊只有2万只,整个青藏高原藏羚羊只有7万只左右。据初步估计,青藏高原约有30万只藏羚羊,其增长速度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在20年的时间里,一个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恢复了3倍,这是中国保护野生动物和三江的显著成就的最好反映。

然而,三江源无人区野生动物数量的翻倍增长也让不少业内人士担忧。这种趋势会不会造成草原超载?赵鑫全说:“目前,野生动物的数量仍在草原的合理承载能力之内。也有人担心青藏高原没有大型食肉动物,食草动物会大量繁殖,可可西里会不堪重负。然而,在过去的两年里,狼和熊的数量增加了。据研究统计,三江源国家公园目前约有1万只狼,证明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正在经历一个自然调节的过程。”

兼顾生物资源多样性,提高草原生态价值。

野生动物不断增加,它们经常与家畜争夺牧草。对此,科学家正在通过调查解决这一问题。

赵鑫全介绍,草地是长江源头的主要生态系统,是风景林和湖田草、沙、冰的中间和组合,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重要场所,是自然生态系统向人类生态管理系统的过渡。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应在区域内将景观草地、放牧草地、栽培草地结合起来,发挥区域耦合的优势,形成景观、森林、田野、草地的生命共同体。

这次考察发现,三江源野生动物和家畜重叠区的草地仍在恶化。根据赵鑫全的统计,家养动物的数量大约是野生动物的4到5倍。这意味着三江源的各种有蹄类野生动物和家畜一样吃草,藏驴、野牦牛、藏羚羊、羚羊四种野生动物和家畜生活在同一个栖息地。

草地管理的核心是野生动物和家畜的放牧压力。基于科研数据,赵鑫全提出了“多功能管理目标和框架”,即统筹兼顾草原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将现代科技成果与高新技术相融合,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生产价值和文化价值,统筹区域生态资源、气候资源、草畜资源,构建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和耦合的绿色发展模式,最终实现保护自然、服务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目标。

“在自然保护区,草原部分超载后,首先要考虑减少家畜的放牧活动,给野生动物更多的空间。”在赵鑫全看来,应在高海拔脆弱带逐步减少放牧干扰,在保护国家公园脆弱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整个区域牧民生活、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

牧民的放牧行为是三江源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减少家畜的放牧,意味着牧民的生产生活将受到影响。为此,三江源国家公园创新了“一户一岗”生态管理员制度,使园内1.7万牧民放下马鞭保护公园。但是,当地的畜牧业生产活动不能完全停止。赵鑫全说,河源自然保护区的畜牧业生产应该是非商业活动。牧民不能因此而返贫,必须进行生态补偿,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此外,将剩余的生产功能转移到保护区之外必然会造成损失,这也需要通过生态补偿来解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关键词:

  
  • 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突破230万吨,内销总额达30

    2021年全国茶叶内销总量突破230万吨,内销总额达3000亿元
  • 九物互联:聚焦工业互联网,生产有价值的工业APP

    九物互联:聚焦工业互联网,生产有价值的工业APP